尋餐提示:創(chuàng)業(yè)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 備案號:蜀ICP備2021016936號-3
版權所有:尋餐網(wǎng)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
尋餐網(wǎng)公眾號
尋餐網(wǎng)微博
消費從本質上來說,首先是選擇品類,而非品牌。定位就是選品類,在品類里做細分,做減法,做差異。
經過了前幾年的各種創(chuàng)新,麥當勞現(xiàn)在要回歸了。
2017年3 月 1 日,麥當勞芝加哥總部發(fā)布了一份《全球長期增長計劃》,除了加強對科技的使用、重點推廣外賣之外還特別強調了:人們并不需要一個不一樣的麥當勞,而是一個更好的麥當勞。
麥當勞所說的回歸,是指回歸快餐的定位。說到定位,其實我們是在聊:品類和消費場景。
定位就是選品類
消費從本質上來說,首先是選擇品類,而非品牌。
定位就是選品類,在品類里做細分,做減法,做差異。如何確定做什么品類,可以參考串亭創(chuàng)始人丁一的方法:
1. 看市場大小,競爭強度
適合餐飲初創(chuàng)者的方法:選對手多,對手弱的品類;因為對手多說明市場剛性需求大,對手弱說明市場沒有老大。
2. 口味適應面
餐飲初創(chuàng)者適合選口味適應面廣的,口味適應面廣剛需消費頻率就高,一般這個區(qū)間競爭對手都不強,投入也不會太多,還有很多機會。
雖然做生意最忌諱沒有差異化,但也不能一味的追求差異化。在競爭非常充分的餐飲業(yè),要找到獨特的差異化競爭,的確非常難。
比如小肥羊曾經大力推廣過一款高度差異化的新產品:
清涼薄荷鍋底的邏輯是這樣:夏天吃火鍋太熱了,所以推出一款感覺清涼的產品;但是最終市場反應并不好。
火鍋的特性就是熱烈,“清涼薄荷味的火鍋”違背了火鍋的基本屬性,那還是火鍋的味道嗎?
好的差異化,一般有三個原則:
要貼近品類的消費特征(至少不沖突)
做出的改變要能夠增加顧客的利益
有一定的噱頭,便于宣傳和吸引顧客嘗新
同樣是火鍋,海底撈的差異化就很成功。
海底撈的火鍋鍋底和涮品非常中規(guī)中矩(甚至被批評為平庸);而服務,才是海底撈的噱頭:免費美甲、免費擦鞋、拉面表演…便于宣傳和吸引顧客嘗新。
定位顧客的消費場景
相對于品類(這家店是吃什么的),消費場景是一種隱形的定位——消費者在什么場合下去這家店吃飯。
“消費場景”很少被表達出來,但它深深的印在顧客的潛意識中,并主導著顧客的消費決策。
舉個例子,下面這段情侶之間的對話:
女友表面上在挑選食物,實際上在挑選適合約會場景的餐廳
消費場景,按照人均消費的高低和消費的目的,可以大致分為5種類型:
消費場景分析的意義在于,同樣的顧客,在不同的消費場景中,核心需求是不一樣的。
例如:快餐場景下,顧客最看重的是快速而實惠,三分鐘上菜,吃飽不貴;但在朋友聚會場景下,顧客看重的則是特色和氣氛。
關于消費場景對定位的影響,可以參考“西貝莜面村”的3次更名,也就是3次消費場景的定位變化:
從西貝西北菜到烹羊專家:
國八條后,商務宴請市場受到巨大的沖擊,西貝坐擁大面積的酒樓,只有向家庭聚餐和朋友聚餐的消費場景轉型。
從烹羊專家回歸莜面村:
是西貝向購物中心店轉型的結果,而購物中心最旺盛的餐飲消費,是品質便餐。
不要局限于經典定位理論
特勞特經典定位理論強調:要創(chuàng)建一個空位,通過占據(jù)顧客的心智,成為該品類的第一,并重新定位競爭對手。
有點晦澀難懂?那就舉個例子吧:王老吉的崛起之路
涼茶本是一種常規(guī)飲料,但這個分類不行,因為常規(guī)飲料分類下有很多競爭對手
所以要創(chuàng)造一個意料之外、情理之中新分類,例如:降火飲料
將這個新分類的廣告打的到處都是,讓人相信,降火飲料就是王老吉
最后,市場格局就變成了:降火飲料和非降火飲料;而王老吉成為降火飲料的代名詞
然而,這個理論最大的局限是…錢!王老吉的營銷花費都上百億了,誰能比得上?
所以,王老吉的這套思路,也只能適合于大眾消費品,而餐飲業(yè)…
餐廳的服務半徑有限,大多數(shù)顧客來自周邊3公里,廣告無法精準投放;
餐飲業(yè)的規(guī)模優(yōu)勢沒有那么明顯,無法在短時間內把店開到幾千公里之外服務于更多的顧客。
餐廳定位不可照搬經典定位理論,尤其是創(chuàng)業(yè)型餐廳:
1、要緊密結合本地客群進行餐廳的定位,而不是拋開地域限制空談品牌的定位;
2、在經營過程中定位要根據(jù)生意狀況做不斷的修正,活下來,比什么都重要。